隨著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,生產無公害水產品是水產養殖的必然選擇。無公害水產品養殖,不僅要求水質清新,還應符合(NY5051-200 1) 《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》的要求。因此,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水產養殖中好的水質標準,掌握與水質好壞相關的主要參數及其作用,以及針對相應參數的調控技術,對保證養殖安全和產品安全尤為重要。
在現代水產養殖中對水質標準提出了水質要具有"肥、活、嫩、爽"的優點。"肥、活、嫩、爽"四個字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歸納出的判斷水質好壞的經驗,水產養殖水質總的要求是能夠創造條件使水產養殖用水始終保持"肥、活、嫩、爽'"
肥:浮游生物多且魚類易消化種類的數量多,透明度在30cm左右;
活:水色和透明度常在變化,不滯死,是浮游植物處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現;
嫩:水色鮮嫩不老,易消化浮游植物多(藍藻等難消化種類大量繁殖,水色灰藍或藍綠,或者浮游植物細胞衰老,均會減低水的鮮嫩度,變成“老水”;
爽:水質清爽,水面無浮膜,混濁度較小,透明度一般大于2
0cm~25cm,水中溶氧量較高。
此外,對養殖水體的pH值也有要求,一般淡水養殖水體最適pH值為7.5~8.5 ,即中性或微堿性為好。pH值的改變,會直接影響水體中膠體物質的帶電狀態,影響水中氨與氨離子的平衡,從而導致這些膠體對水中的特定離子產生吸附和釋放作用,影響池塘使用肥料的效果和魚蝦對腐殖質的利用。過酸的水質會抑制水中的硝化過程,造成有機物分解緩慢,光和作用弱,養殖對象的代謝緩慢、攝食和消化能力減弱,不愛活動、生長速度受到影響。
再者,對養殖水體的總氨和亞硝態氮含量也有要求,一般要求養殖水體的總氨含量不超過2毫克/升,亞硝態氮含量不超過0.2毫克/升;對于特種水產品養殖,則要求更為嚴格,要求養殖水體的總氨含量控制在1毫克/升以下,亞硝態氮含量控制在0.1 毫克/升以下。總氨和亞硝態氮是有機物分解而成,水質越肥,水中有機物越多,總氨和亞硝態氮也越高。而總氨和亞硝態氮對水生動物是有毒的,輕則影響生長,重則危及生存。
據國際新技術資料網報道:國內最新研制成功一種新型凈水劑:沼澤紅假單包菌群水質凈化劑配方
與現有技術相比新型水質凈化的有益效果是:
1、轉化水中氨氮、亞硝酸鹽、硫化氫等,減少或消除氨硫等毒素,減小養殖水體中總氨和亞硝態氮的含量。
2、可促進有益藻類生長,抑制有害藻類繁殖,減少或消除藻毒素。
3、能穩定養殖水體的"肥、活、嫩、爽”穩定養殖水體的溶氧量,穩定養殖水體的pH值,抑制弧菌等有害生物的生長繁殖。
4、可優化水體營養,對培植輪蟲等天然開口餌料有促進作用。
詳細技術配方請見:《氨氮水處理劑制造新技術工藝配方精選匯編》